加强相关机制,提高质检报告的重视

news-banner1

2016-10-24 16:37:56

加强相关机制,提高质检报告的重视

  产品质量检测认证的重要性固然不言而喻。但是产品的一份质检报告呢?由于国家对产品质检报告没有强制性的要求,形成了质检报告在民企中并未得到重视。消费者对质检报告的认识也极为不全面,不会去意识产品是否有质量检测报告。句调查显示,占一大部分消费者不会考虑质检结果。说明群众对质检未能得到基本知识的普及和相关方面的重视。

  尽管调查不具备完全的覆盖性,但也折射出一个普遍性问题,对于当下网购商品的质量,大部分民众还是出于便利和高性价比的心态,而并没有将其标准与线下实体店相比。出现这种心态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我国电商平台的发展中,国家相关法律是在不断跟进,而这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法律震慑力明显不足。网购维权难、举报难一度困扰着消费者群体,直到如今刚出台的网购商品七天无理由退货服务的出台,才让消费者对于网购商品质量敢于奢望。

 

质检报告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1人展开的一项调查显示,面对质检报告,31.6%的受访者会仔细查看涉及的商品和品牌,14.9%的受访者下次购物时并不会考虑质检报告结果。相较于实体店,36.5%的受访者对网购同款商品品质的期望值要更低。68.2%的受访者建议调整期内对质检不合格商品做标记处理。

  从这次媒体对网购群体的调查中也不难发现,31.9%的受访者认为“一分钱一分货”;22.8%的受访者认为网购商品的性价比较高;20.1%的受访者认为要因平台和商家而异;16.3%的受访者表示图便宜或同款,不奢求质量。

  中国电商的发展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类似,民众对它们的认知都是从看热闹到接受,再到成为生活必备,而这个过程中,却因为种种原因,比如管网法律的完善、健全,对于网络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应对措施的出台,都是在不断摸索中进行,而民众的心态也是由冷至热的升温。

  说到底,之所以消费者对有关网购商品的质量报告不关注甚至忽视,最基本的还是因为质检报告的含金量不足。试想一下,面对不良商家卖出的质量存在问题的商品,光一纸质量报告的公示,尽管会给商家带来诚信危机,甚至影响部分商家的销售量,但无实质性惩罚的质检报告却很难真正对这些不良商家起到震慑作用。久而久之,你公布你的,商家涛声依旧,再加上消费者对于网购商品的定位初衷,质检报告不受青睐也就成情理之中的事儿。

  不要总去责怪消费者维权意识差,应多反观对于网购平台、商品质量的约束法律是否完善,对于每一起消费者的投诉是否全力落实?线上、线下都应该是同一个世界,网购并非法外之地,监管部门不仅要加大网购商品质量的监督,及时向社会公布质检报告,更要将这些具备法律效应的质检报告成为严惩不法商家的依据。

  重视严格管理、监督、惩治等相关制度。才能提高商家对产品质检的重视,才能让消费者用的放心。维护消费者基本福音,提高整体产品本身的基本质量。

 

上一页:2016年粤澳质量和检测认证会议

下一页:强制性产品能效国家标准和节能国家标准

微信公众号

扫码关注迈科微信公众号

 
在线客服